企业讲究管理,管理讲究效率,想要提高管理效率,就得按照一定规律来办事情。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,当你还不够成熟有经验时,不妨去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,或许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,能有所收获。
1、马太效应
马太效应,名字来自圣经《新约·马太福音》一则寓言:“凡有的,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”。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、弱者愈弱的现象,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、教育等领域。
马太效应说明了大企业在市场中的绝对优势,企业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,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。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,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,你也能轻易收获比弱小的同行更大价值和收益。
市场上几乎所有领域中,能始终保持优势的,基本都是那些大企业。而若企业没能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做强,那么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领域,以获得较好的回报。
2、不值得定律
不值得定律是管理学中的经典定律。它揭示了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反应:对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,往往会冷嘲热讽,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,致使渴望成功实现自我满足的结果渐行渐远。
有句经典台词:“一道菜烧得好坏,原料不重要,调料不重要,火候也不重要,最重要的,是烧菜人的那颗心。”当你怀着一颗“不值得”的心去烧菜,你的菜里就被添加了苦味。
那么,哪些事值得做呢?值得做的工作有以下特点:符合我们的价值观、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、让我们看到期望。如果一个人认为一件事情不值得,那么完成效果一定不会很好,这就要求管理者分配任务的时候要科学合理。
3、水桶定律
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块木板箍成的,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。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,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,该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“限制因素”。
水桶定律是讲,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,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。这也就是说,构成组织的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。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一只木桶,而把企业的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,那影响这家企业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块板。
企业的板就是各种资源,如研发、生产、市场、管理、品质等等。而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,就需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,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。
也就是说,对于企业而言,就是要找到相对应的桶和板,然后找到那块最短的板,加高它!
企业组织
能力诊断
定制企业战略落地
解决方案
定制企业业绩提升
解决方案
定制企业人才培养
解决方案
咨询更多企业难题?
020-388242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