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教练:走好教练式管理的第一步至关重要!

2020-12-11 16:35:31

教练式管理需要管理者表现出极高的素质:同理心、责任感和正直客观等,愿意采取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的方式去管理他的员工。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路,因为对他来说,少有榜样可以模仿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所以走好教练式管理的第一步至关重要。

在思考教练式管理风格之前,我们不妨先看一看我们所熟悉的管理方式。传统的的管理或沟通风格存在两极,一端是专制的方法,另一端是放任,并希望达到最好。这里有一个频谱:

1-命令

很多人认为告知或命令的吸引力除了方便快捷之外,还给予老板尽在掌控的感觉,但这是一个谬论。传统的管理命令这一端还有另一个问题:记忆力。简单来讲,我们不能很好地记下被告知的东西。

2-说服

我们沿着传统的管理频谱向右,会看到说服的方式。此时的老板讲出他的好主意并试图让我们相信它很棒。我们聪明地知道不要挑战老板,因此我们假装面带微笑并依照他的指示而行。假戏真做,起码在表面看来十分民主。

3-讨论

我们沿着频谱继续向右来看看讨论的方式。资源真正地汇聚起来,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,好的老板可能愿意遵循一个非他自己选择的路径。但值得注意的是民主讨论可能富于吸引力,但也可能消耗时间或导致犹豫不决。

#教练式管理如何做?

我们再来看看,教练式管理是怎么做的?而作为教练的管理者又是如何做到的?大多数的管理者将自己定位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地方,教练式管理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平面,既结合两端的利益,又规避了二者的风险。

通过倾听下属给出的回答,管理者不但知道下属的行动计划,而且知道其背后的思考。此时他比单纯告诉下属如何去做更好地了解了情况,并因此对情况有了更多的掌控。由于教练的对话和关系没有威胁性,并且是支持性的,所以当管理者不在的时候员工的行为不会发生变化。教练提供给管理者实际的非虚幻的控制,并让下属拥有实实在在的非虚幻的责任感。

#对于作为教练的管理者来说

许多管理者频繁地发现自己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,挣扎着把工作完成。他们自己也承认他们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进行长远规划、远景预测、工作总结、可行性方案研究、参与竞争、开发新产品之类的事情。

其实管理者的任务很简单——完成工作,培养员工。但现实中时间与成本的压力限制了后者。不过教练式管理能够带来双重的效果。很多管理者把员工送到一两个培训课程并骗自己说这些会有用的。他们的投资几乎没有任何的效果。但教练式的管理风格或文化可以带来一年 250 天工作的顺利完成,一年 250 天都可以培养员工,并且增强他们的自信。

不过对大多数企业而言,时间优先于品质,而学习排第三位。管理者很难放弃告知。如果管理者应用教练原理进行管理,他们都可以以更高的标准完成工作并同时发展他们的员工。

我们可以说作为教练的管理者必须经验丰富,用心支持,而不是威胁。从短期来看或许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但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,这是管理者、企业、员工三赢的局面,并且这对于三方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本质的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管理者或许可以对自己的管理风格和团队气质做一些反思,谨以此文为各位管理者踏上教练旅途提供一个好的开端或风向标。